0次

0天

排名:首页
排名:首页
排名:首页
安全

网站数据:

欢迎光临蜂蜜销售电商专业服务平台!
注册 登录

我国蜂蜜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日期:2023-05-04     浏览:5    
核心提示:我国蜜蜂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为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检测
我国蜜蜂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为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检测方法标准的研究制订。截止到2013年8月1日,现行有效的蜜蜂产品国家标准有79项,行业标准122项,国家有关部门部门公告的指定标准5项,共计206项。

  我国蜜蜂产品标准体系按照基础标准、产品标准、物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分为五类。

  按产品分类,与蜂蜜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51项,占蜜蜂产品国家标准总量64.5%。

  蜂蜜国家标准按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分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32个,国家质检总局归口15个,原卫生部归口3个,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1个。

  蜂蜜行业标准按标准归口单位分类,中国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归口55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归口5项,农业部归口5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2项。相关资讯可查询《蜂蜜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根据2009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按照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1年4月20日,职能分工调整后的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蜂蜜》(GB 14963-2011),该标准为我国唯一的《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

  2012年3月1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废止了产品质量标准《蜂蜜》(GB 18796-2005)强制性国家标准。

  2012年4月20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了规范我国蜂蜜行业的产品质量,颁布实施了《蜂蜜》(GH/T18796-2012)行业标准[12]。

  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蜜蜂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基本涵盖了蜂蜜生产经营的收购、运输、生产、销售、检测等各个环节。

  应该说,随着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逐步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使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

  蜂蜜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落实预防为主、源头管理的工作思路,切实推动蜂蜜市场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经营水平。通过标准的完善,为食品安全、质量检验、产品检测和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

  二、中国蜂蜜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

  中国蜂蜜食品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是好的,国家对蜂蜜产品的质量监控措施是有效的。

  (一)从国家标准层面上看,2005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蜂蜜》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796-2005)。应该说,这个国家标准对于规范我国蜂蜜的产品质量、净化蜂蜜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2010年国务院依据《食品安全法》,对国家部委的分工和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提出了由卫生部牵头,整合国家现有的食品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乳品》和《蜂蜜》成为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现了国家对蜂蜜食品安全的重视。

  为了更有效地对蜂蜜产品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卫生部又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列入2012年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目前正在组织专家修订中。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从规范行业的角度也颁布了《蜂蜜》的行业标准,对产品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在蜂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国家质监总局在2006年9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对蜂蜜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对蜂蜜企业进行QS认证。中国蜂产品协会积极参与了国家质监部门认证标准和认证条件的制定,从厂址环境、厂房条件、车间布局、机械设备、生产工艺、储存设施、产品检验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对全国的蜂蜜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现场验收,淘汰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

  为了保证蜂蜜产品质量监控的常态化,目前,全国各地的质监部门基本上每季都到生产企业进行产品抽检。每年还要进行生产许可证的年审。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国内的蜂蜜加工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和食品安全监控有效,基本上都在企业内部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这些体系的运行,使蜂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在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控。

  中国蜂产品协会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及质量安全形势的要求,建立和推广了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程质量信息溯源体系。通过利用现代化手段及市场化方式对蜂蜜原料、生产加工及市场流通各环节的关键信息加强管理及时披露,引导并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机制与制度,优化内部管理和完善供应链流程,推进全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使蜂蜜的生产、流通做到“可管、可防、可控、可查”。

  通过企业和相关部门建成集“管、防、控”于一体的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程质量信息溯源体系,为蜂农、养蜂专业合作社、蜂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及监管部门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

  2012年2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中国蜂产品协会申请注册的“中国蜂产品”证明标志。该标志将会成为我国优质蜂产品的身份证,用来表明标志产品的特定品质。证明标志的推广使用,将引导中国蜂产品行业生产高品质的优质蜂蜜,实行优质优价,促进中国蜂蜜产业结构调整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消费者可以放心地享受高品质的蜂蜜。

  (三)关于蜂蜜掺假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十年前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当时蜂蜜掺假主要是在蜂蜜中掺入玉米糖浆,中国蜂产品协会发现这个问题后,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借鉴国外经验研究制定了检验方法,并把这个方法写进了国家标准,有效地遏制了蜂蜜掺假的蔓延。

  近几年,蜂蜜掺假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可喜的是国内几家权威检验机构都研究出了有效的检验方法。并已普遍被国内蜂蜜加工企业应用到蜂蜜采购中,基本上防止了掺假蜂蜜流入蜂蜜加工企业。

  从2012年中国蜂产品协会统计的全国各地工商、质监执法部门对蜂蜜市场的抽查结果看,按现行蜂蜜标准检测,平均产品合格率为87%。

 
打赏
 
更多>同类养蜂政策

推荐图文
推荐养蜂政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