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

0天

排名:首页
排名:首页
排名:首页
安全

网站数据:

欢迎光临蜂蜜销售电商专业服务平台!
注册 登录

湖北日报报道:设施大棚里,增收有“蜜”方 传花授粉,蕴藏蜂产业新商机

   日期:2024-01-24     浏览:972    评论:0    
核心提示:  让小蜜蜂住进草莓设施大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小蜜蜂传花授粉的商机,远不止在草莓棚里。相关专
   让小蜜蜂住进草莓设施大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小蜜蜂传花授粉的商机,远不止在草莓棚里。相关专家表示,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蜂授粉将在设施大棚、油菜、果蔬产业大范围运用,并逐步走向专业化和产业化。

  湖北饲养蜂群数量居全国前列,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如何充分发挥蜜蜂的授粉功能,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湖北仍在探索。

  草莓大棚住进新“员工”

  1月12日,暖阳高照,走进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的西军草莓园,掀开设施大棚的门帘,阵阵果香扑鼻,一颗颗草莓从绿叶间探出“脑袋”。

  走近细看,大棚里还有一群辛勤的劳动者。一只只小蜜蜂在花朵间忙碌,时而趴在花蕊间采蜜,时而在空中飞舞。

  “这是专门‘请’来帮助草莓授粉的蜜蜂。在野外,作物可以通过风媒或野生昆虫授粉,但在大棚里很难做到,没有经过良好的授粉,草莓很容易畸形。”基地负责人李西军笑着告诉记者,一箱蜜蜂价值400元,相比人工授粉来说,成本节约不少。

  “经过蜂授粉结出的草莓,果形漂亮,畸形果少,每亩约增产10%以上。”根据往年的种植经验,他对今年的收入很有信心。眼下正是草莓盛果期,果园观光采摘价40元/斤,批发给百果园等商家也有28元/斤。

  西军草莓园附近,妍妍生态草莓采摘园的游人一拨接一拨。负责人余丽种植的14亩草莓,同样年年利用蜜蜂授粉。“蜜蜂能够安全住在大棚里,这表明草莓园里植保措施规范,草莓更绿色。”余丽热情地向采摘游人介绍。

  “产量全靠这些小家伙!”自从11月把蜜蜂“请”进大棚,她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蜂箱检查供蜜蜂食用的糖水和花粉还剩多少,看看蜂群是否健康。

  蜜蜂在采集粉、蜜时为植物传授花粉的过程,被称为蜜蜂授粉。在湖北较为发达的设施草莓圈子里,用蜜蜂授粉已是常规的做法。

  “但相比北京、山东胶东半岛和辽宁丹东这些授粉普及率高的地区,湖北利用蜜蜂授粉的普及程度还有差距。”1月12日,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姚军向记者介绍,蜜蜂授粉技术在瓜类、番茄等其它品类上应用,有巨大的空间。

  蜂授粉产业,市场潜力待挖掘

  养蜂业一直是湖北传统的特色产业,蜂群数量常年稳定在90万群左右。在武汉、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等地,养蜂基地随处可见,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在蜂授粉技术推广与市场培育方面,近几年,我省围绕油菜等油料作物,设施果蔬,柑橘、猕猴桃等经济果木等农作物授粉薄弱环节,推广集中连片高效蜂授粉。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在秭归县350余亩绿色防控集中连片柑橘基地开展蜂授粉示范,惠及农户近400户。该所副研究员曾祥国表示,“当地脐橙种植户和蜂农对蜂授粉技术很感兴趣。”目前,专家组已制定出《秭归柑橘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

  此外,沙洋县2个集中连片种植油菜基地采用蜂授粉,安排蜂群2350群,授粉面积达2万亩。预测油菜蜂授粉增产效力可达到20%以上。湖北省油菜籽单产156公斤/亩,沙洋县油菜单产可达170公斤/亩以上。

  在赤壁市西湾村2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种植户老童欣喜地发现,蜂授粉速度快,效率高,节约五成以上人工成本。“以往的授粉季,猕猴桃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高强度用工,劳动力支出是最大的一笔成本。”

  “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工授粉将被逐渐替代,蜂授粉会越来越受农业主体欢迎,并将逐步走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我省在种、养、加工、销售方面推进蜂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发挥蜜蜂的授粉功能,提升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提升种植户对养蜂及蜂授粉产业的社会和生态价值认识;同时,加强蜜蜂授粉市场运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蜂及蜂授粉产业链条。

  蜂业质量提升,湖北在行动

  为推动蜜蜂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开始支持湖北、云南等10省份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我省在19个县(市、区)开展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

  1月12日中午,武汉市东西湖维农种苗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基地,刚刚从外地购回6箱熊蜂。公司副总经理周其德介绍,这批熊蜂以400元/箱的价格买入,静置几小时后将放入设施番茄大棚,代替人工授粉。

  “在番茄大棚推广熊蜂授粉,每亩可提高产值1000-2000元左右。果实品质得到改善,还可降低灰霉病感染率。”周其德表示。

  武汉天下先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于2022年7月启动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目前,合作社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的600亩核心示范区,对设施温棚草莓、火龙果、沙梨等十余个品种开展中蜂、意蜂授粉对比试验研究;对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等作物进行熊蜂授粉试验,辐射带动基地1400亩次。

  “过去,我们这些设施农业,靠人工蘸花、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机械振动等方式授粉,有很多弊端。比如,生产成本高,容易发生病害感染,畸形果率高等。”合作社理事长聂随娥介绍,蜂授粉后,草莓每亩可增产10%以上;其它果蔬通过增产效果、改善果实品质,且节省人工授粉成本,每亩年增加产值0.2万元。

  东西湖区是武汉市城郊果蔬的重要供应区,设施果蔬基地面积达4.5万亩,占全区果蔬生产基地的45%左右。该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红介绍,早在2013年,东西湖区便开始在早春大棚应用蜂授粉技术,西瓜、苦瓜、番茄等现代农业种植户利用蜂授粉技术的,近年也多起来。“实践表示,如今,通过人工干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蜜蜂授粉,对推动设施农业增产增收、低碳减药、提质增效的效果显著。”陈红表示。

  省农科院经作所副研究员曾祥国则表示,总体上看,设施农业蜂授粉相比激素喷花、人工授粉,初步取得了“三高三降”效果,即产量提高、品质提高、营养成分提高,降低农作物畸形果率、病虫发生率和农户生产成本。特别是设施大棚促成栽培的草莓、番茄等填补了冬季和早春水果空白,将衍生带动冬春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能就近提供一大批就业岗位,可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王见卓

 
打赏
 
更多>同类蜂蜜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蜂蜜资讯
点击排行